图片
易
友
专
栏
图片
本专栏是一个曾仕强公众号写作团和粉丝共同打造的专栏,每一篇文章都源自作者的真实经历、独特见解和身边故事——
或许是朋友的一段励志经历,或许是生活中的温暖瞬间,或许是对某个话题的深刻思考……
每一篇文章都承载着他/她们的智慧与故事,希望每篇文章,都能成为照亮他人的路。
本文作者:曾智斌
曾师说过:人生要随着自己的发展,不断地进行阶段性调整。
这是因为,宇宙万物都在运动中变化,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,这是由自然规律决定的。
人从自然孕育而来,决定着人要适应自然,适应自然就必须懂得变化,否则就会被自然淘汰。
四时更替,斗转星移,日出日落,月缺重圆。
这是我们肉眼能到的现象,这是由于地球绕着太阳旋转,月球绕着地球旋转,通过显微镜,我们依然能看到电子绕着原子核旋转。
无论是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,物质都在绕着各自的中心点做旋转运动。
由此可见,宇宙万物都在运动,运动的结果就是变化。
把这个变化以点连起来,就形成一条轨迹,由于是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圆周运动,就会呈现出螺旋式变化,就会形成一条无形的轨道。
1
老子曰:“吾不知其名,强名曰道”,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,“善行者无辙迹”。
然而,这个螺旋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正反粒子偶极子间相互作用导致,确切来说这是一条由阴阳两极相互缠绕形成的双螺旋式轨道。
曾教授说:“一阴一阳之谓道。”而且正反粒子到了极点就向其反方向运动。
正如《易经》所说:“物极必返”。老子也提到:“返者,道之动。”
这种往返运动是如期而至,永不停息。
把这条双螺旋轨道放在时间轴上,我们会发现,每个时刻都对应着特定的事件,每个事件都是唯一的,不可替代的,都是单向发展的。
时间不可倒流,错过了就错过,不可逆转。孔子说:“时也,命也”,“慎始,善终”。
正因如此,曾师告诫我们:“人生要阶段性调整”。我们要懂得变化。
同时曾师也说:“不可不变,不可乱变”。不变,事情做不好,乱变,事情变得更糟。
2
我们古今商界有两位圣人,一位是范蠡,他帮助了勾践打败吴王夫差;另一位是胡雪岩,他帮助了左宗棠收复新疆,他们都有杰出贡献。
范蠡是从官转到商,胡雪岩是从商转到官。范蠡能功成身退,安度晚年,胡雪岩却万劫不复,不得善终。
他们都是在调整,但最终结果却截然不同。
原因在于进退,他们都在人生高光时刻做了选择,范蠡选择了身退,胡雪岩选择了冒进。
然而在现实中,我们却很容易做出了胡雪岩的选择,最后只能望天长叹:“早知今日事,悔不慎当初”。
人生的轨迹就像一条双螺旋曲线,以现在数学来说就是一个二次函数波线图,在平面投影就是一个太极图。
波形图有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,就是太极图两极,乾卦位于波峰,坤卦位于波谷。
研究过易经的都知道,坤卦是纯阴卦,发展下去就是一阳生变成复卦,复卦会向波峰发展。
乾卦是纯阳卦,发展下去是一阴生变成姤卦,姤卦会向波谷发展。
范蠡和胡雪岩都在乾卦时做出了选择,范蠡选择了功成身退,胡雪岩选择了亢龙有悔。
3
那么,我们应该怎样调整?
《黄帝阴符经》云:观天之道,执天之行,尽矣。变化的根本在于天,我们要顺应天行而调整。
《素问》云:上古之人,其知道者,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。顺应天行就要把握阴阳变化,才能了解背后的变化规律。
《四气调神大论》云:阴阳四时者,万物之终始,死生之本。逆之则灾害生,从之则苛疾不起,是谓得道。
要把握阴阳就要了解四时节律,祂是主宰万物变化的根本,也是指导我们养生、摄生,阶段性调整的准绳。
《黄石公素书》云:贤人君子,明于盛衰之道,通乎成败之数,审乎治乱之势,达乎去就之理。
故潜居抱道,以待其时。若时至而行,则能极人臣之位;得机而动,则能成绝代之功。
可见张良当年辅佐刘邦取天下也是准确把握了阴阳四时,做了阶段性调整,成就了大业。
老子曰:“陵行不遇兕虎。入军不被甲兵。兕无所揣其角。虎无所措其爪。兵无所容其刃。”
善执生者之所以能生生,因其懂得阶段性调整,才能逢凶化吉,立于不败之地。
曾师说过:“生活法则不能改变,生活方式需要调整。”
我们应该顺应时势,做阶段性调整,持经达变,以不变应万变。
作者 | 曾智斌,出生于广州,笔名“燃·知曰·素”,几年前与刘师母于广州大学城有一面之缘并短暂交流,有幸得到了师母的亲笔签名,至今难以忘怀,视若瑰宝!本人从事建筑与景观设计,喜欢研究先天易,现正努力以周易为基础,以复原连山易与归藏易为己任,尝试把易经与现代量子物理学、人文学、社会学等相结合以寻找道的本源,并把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。
若今天的文章,对您有所启发,点个在看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