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月芳菲,教研如歌。4月14日至16日,濮阳县鲁河镇星星小学的教师们带着对教育的热情与思考,走进春意盎然的濮阳市实验小学,参加窦明奇名师工作室培育对象观摩活动,开启了一场横跨语文、数学、英语三科的沉浸式教研之旅。从任务群驱动的语文探秘,到数学思维的破茧成蝶,再到英语情境的鲜活互动,三天的活动以“双学智趣”为核,在“以生为本”的土壤中播撒教育创新的种子。
一、课堂掠影:学科碰撞,思维拔节
1. 语文:任务为链,童心探秘
《海底世界》:彭芳慧老师以“自然探秘之旅”为单元大情境,通过“初识—再探—聚焦”三级任务链,引导学生完善“海底报告”。“能量石”评价机制贯穿始终,学生从朗读积累到创意表达,语言能力与思维深度同步生长。《我是一只小虫子》:杨文娟老师以游戏化复习生字,借核心问题“当小虫子好不好”驱动思辨。学生通过插图观察、肢体演绎,在童趣中体悟文本育人价值,课堂笑声与思考交织。
展开剩余82%2.数学:探究破茧,逻辑跃升
《认识分数》:张丽霞老师从生活场景切入,通过画图表征0.3元与0.3米与计数器演绎,打通小数与分数的逻辑纽带。逆向迁移任务(将图改造为1.3或1.36)推动学生突破思维定式,课堂生成令人惊喜。《三角形的内角和》:孟现静老师以“猜想—验证”为主线,学生通过量、剪、拼等多元方法自主探究。几何画板精准演示与红领巾的德育渗透,让严谨态度与科学精神悄然生根。
3. 英语:情境为舟,语用赋能
《Animal Friends》:沈喜民老师以任务链串联课堂,学生从描述动物特征到探讨“友谊”内涵,语言输出自然且有深度。《Let’s Make a Home Library》:程欣欣老师创设“图书馆管理员”真实情境,学生通过分类书籍、设计借阅规则等任务,在合作中活用英语,课堂活力迸发。
二、评课共鸣:智慧碰撞促提升
鲁河镇星星小学教师参加此次课堂观摩后感触颇深,教师代表踊跃分享感悟。
语文组
新星小学朱旭芳:彭老师的任务链设计层层递进,学生从被动听讲变为主动探索;杨老师的课堂像一场童话冒险,连板书都充满童趣。雷雪荣:两位老师的课给我很大启发的是以下三点:一是别具一格的导课;二是合理引导自主学习;三是朗读指导形式多样。
数学组
新星小学张美丽老师坦言:两位老师很温和,所以学生学起来就非常轻松。孟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、动手操作,对于我有很大启发。付晓光老师赞叹:张老师展示了特别好的教学素养,驾驭课堂的能力也特别的强,通过学习活动的进阶,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高阶思维。孟老师的课充分做到了教师主导、学生主体,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,把课堂还给了学生。孟老师利用红领巾给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也让我眼前一亮。
英语组
听课结束后,两校教师齐聚一堂进行评课。大家各抒己见,围绕教学方法、课堂互动、学生参与度等方面展开讨论,既肯定了授课老师的闪光点,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改进建议。思维的碰撞,让每一位参与教师都收获颇丰。
三、专家引领:高屋建瓴指方向
于文玲主任对两节语文课做了点评。于主任指出:两节展示课都体现了学校“坚守儿童立场”“双学智趣课堂”的教学理念,以单元统整视角设置了单元大情境,聚焦学习目标创设了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,在学习活动中搭建了朗读、思考等学习支架,着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,提升了语文素养。
孙兴良主任听了孟现静老师的课后,用“四个亮点”盛赞数学课堂:充分的探究时空、巧妙的活动设计、精准的分层练习、自然的育人渗透。
刘君宏主任在点评过两节数学课后,提出三大课堂革新路径:1.课堂要落实两个“学”字,一个“学”以学生为中心,另外一个“学”就是以学习活动为载体。2.课堂要聚焦一个“趣”字,也就是学习活动的和练习题的设计要在趣味上下功夫。只有学生感觉到有趣,才能驱使学生主动探究、深入思考。3.课堂要深挖一个“思”字,提升问题与练习的思维含量,让课堂成为思维生长的沃土。
四、校长点睛:教育情怀润心田
最后由中原名师培育对象窦明奇工作室主持人、濮阳市实验小学党委副书记、校长窦明奇做总结。窦校长指出,优质课堂应当兼具“有情趣、有价值、有生长”三重特质,既要立足儿童认知特点设计教学活动,更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进阶发展。一是有情趣,学习活动方式要基于儿童立场创设,让学生在趣味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课堂。二是有价值,学生要在40分钟的课堂中达成学习目标。三是有生长,无论是教师对学生的进阶指导,还是层级式的问题设置,都要助力学生思维提升。
三日的教研之旅,是智慧的碰撞,更是情怀的交融。星星学校的老师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归程,教育的种子已在心田播撒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这些希望的种子定会在各自的课堂中生根发芽,绽放出更加绚丽的教育之花。
撰稿:张丽霞 彭芳慧 王利荣
图片:张红杰
统筹:学校信息中心
编辑:史周群
发布于:河南省